• 中文
    • English
  • 注册
  • 其他球鞋
  • 今日 2
  • 帖子 23393
  • 关注 641
  • 其他球鞋 其他球鞋 关注:641 内容:23393

    AIM国产球鞋使用报告实战评测+拆鞋+意见和建议(完成)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拉黑名单
  • 当前位置: 偶偶足球装备网 > 其他球鞋 > 正文
    • 其他球鞋
    •        足球圈内说到国产品牌,实在是打脸,打国人的脸。相对于国外动辄历史几十年上百年的品牌,国内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自主品牌,最主要是没有能坚持下来踏实做好产品的企业。
             国内足球大环境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么多年国产足球鞋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没能干出什么名堂,倒是大名鼎鼎的“莆田造”做的风生水起,莆田英文网站都好多,假货卖到全世界去了。
             大多数国人打心底里就看不起国产货,认为外国的月亮总是圆一些,你看刺客8国产做的不比意产和波产差,但是意产就是受欢迎一些。二手区的交易价格就可见端倪。这还仅仅是NIKE内部的差异,国产品牌的足球鞋可想而知。话说,那天我带这双国产aim去球场,跟队友说国产的牌子你试试?他直接扔回来,套上他的刺客9···。试都不愿意试。
             这就是现状。残酷又略带尴尬讽刺的现状。
             所以我觉得,做这个鞋子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勇气的。
             前些天aim站内信找我要地址,说要寄给我一双试试,而且强调请我实话实说,多提意见。(深恐以为要我写软文怕我拒绝)
             我心说:国产品牌,你说它差会多的是人来踩,你说好,人家还不信呢。
             既然要我提意见,我就提吧。

      AIM国产球鞋使用报告实战评测+拆鞋+意见和建议(完成)

              拆开邮包的第一印象:鞋盒无变形、破损。得益于球鞋鞋盒采用了双层包裹,外层加了折叠式的保护层(当然SF快递也有功劳)。
              外部的折叠式的保护层拆开,里面的鞋盒露出,不同于平常的直接将鞋子放在鞋盒中,aim的鞋盒是抽拉式的,抽拉式的鞋盒有点模仿耐克精英系列鞋盒的意思。但是里面用了一块纸板+人工草皮的方式呈现,就是自己的创新了,做的还算不错。不过作为实战派的我,始终觉得鞋子本身比盒子包装重要,毕竟如果产品跟外包装差距太大会让人从心理上形成巨大的落差,从而主观上就不认同。不过外观诚意十足,这一点要加印象分。我的建议是与其浪费包装费不如把钱用到刀刃上--鞋子的成本费上。

      AIM国产球鞋使用报告实战评测+拆鞋+意见和建议(完成)

              鞋子的外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模仿程度太高。。神似LZ的外侧斜磨擦条,翻版过的NIKE“波霸”大底等等。
             上手第一感觉:重。相对于LZ低端TF还略重一点。

      AIM国产球鞋使用报告实战评测+拆鞋+意见和建议(完成)
      SIZE JP275
      AIM国产球鞋使用报告实战评测+拆鞋+意见和建议(完成)
      在全世界都追求轻量化的大背景下,这个重量可以有改进空间。
      (下文会分析到重量的来源和原因)
      静态分析
      看到这个大底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NIKE的人草利器“波霸”。没错,但是AIM的大底上,前掌的单行排列AG钉变成了三个一组的类似三角形的稳定组合,在保证抓地力足够的情况下,大大加强了前掌的稳定性。注意看红框里的部分,新增了一组(三颗AG钉)这个也是AIM自己衍变来的。
      后掌在鞋钉布局上同样参考了“波霸“的设计,但是在TF钉的布局上更细致合理一点。
      鞋带为化纤材质,鞋面是南亚超纤(microfiber),跟天然皮革的鞋子比起来手感顺滑一点,光泽度上相比真皮显得不柔和。磨擦条用通俗的话来说是“印上去的”,具体的原因分析请看下文。

      回复
      实战分享
      作为一个算不上职业但绝对狂热的足球爱好者,不实战绝对不是我的风格,毕竟鞋子好坏,一定要自己亲自上脚体验过才能得出结论。
      测评准备
      时间:早上9-12点(阳光不错,有风)
      气温:10摄氏度左右
      装备:力帆鲨鱼皮、NIKE Pro打底、阿迪短裤、切尔西球员版球袜、意甲A标
      草场状况:中等
      最近加班狠了点,憔悴了不少,大家轻拍
      主要测评项目:传统停、传、带、射四大项。外加大学城年轻小伙子7vs7分组对抗赛。
      射门偏软,球鞋没有完全包裹脚,踢在皮球上是那种闷闷的声音。没有特别饱满的发力感。
      弧线任意球打出的效果不理想,脚内侧的磨擦条对球的飞线路线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非真实磨擦区域的磨擦系数不敢恭维。
      试着踢了大概十来次“电梯球”,这一次的还算比较成功,(让大伙见笑)不过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支撑脚在摆腿发力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提供的支撑力不足,还有脚后跟出现了磨脚的情况。 带球测试
      横向、侧拨、脚底拉球,表现中规中矩。在磨合一段时间后,不适应的感觉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突兀。停球测试
      接对方传球,脚弓,正脚背,脚外侧,脚内侧稳定性较高,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坏消息是磨脚情况愈来愈严重。透气性差的短板开始显现。传球测试

      快速跑动传接球,脚踝处的保护不够,长距离超过35M之后很难把控鞋内侧的发力区域,准头下降。脚弓内侧支撑疲软,快速短传不容易掌控力道,有一个后防位置的短传失误,导致丢球。大底在中等场地表现比较抢眼,没有对膝盖产生高负荷的压力,同时抓地力出色。跟腱处已经磨破,汗水已经打湿球袜,鞋仓内透气散热做的不到位;后跟处内衬不防滑,材质选用十分鸡肋。鞋垫稍稍偏硬一点,缓震胶的存在让脚底不适感没有那么强烈 实战总结:
      真正从实战得出的结论是:这双鞋和神似的猎鹰LZ其实是两个设计思路。
      猎鹰LZ穿过的人都知道在主力磨擦条区域内侧正脚背是有大力射门的机会,但是通过实战发现AIM系列在射门的力量上比较疲软,反倒是小范围内的停球、接球应付自如。

      所以这双鞋的设计思路和Umbro的控制性战靴 Geometra Pro是一致的。至于在磨擦区域上二者最终的选择不同,这个后面解剖详细会分析到。中短距离的表现上,反应都不错,唯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在有对抗的比赛中,鞋子磨脚的问题让我痛不欲生。7vs7的比赛下来我的脚后跟跟腱处已经血肉模糊。高速带球的稳定性也偏中等,射门力量上略疲软,长距离传球会失去一定的准心。鞋面材质透气性极为不理想,鞋舌上的透气孔也和摆设无二,希望能在这个方面为踢球者考虑下。
      回复
      球友测评
      为了这次测评的代表性,特地邀请了我的两位队友,他们跟我穿一样的尺码,(有一个JP270小宽脚)
      尊重他们的意见,不上正脸图,大家见谅。



      队友接力一:(湿滑场地,下雨后)
      代号:z,下文中用z代替,
      脚型:裸脚10.6cm算小宽脚 JP 270
      体重:85kg
      身高:184cm(和我一样)
      位置:高中时代是强力前锋,大学时代万金油,哪里缺人补哪里,工作了而立之年变身兽腰,偶尔人员不足客串中后卫。
      年龄:32
      特点:力量、爆射
      z是我们队里少有的都很服气的人之一,身体强壮,头球出色,爆射乃是队里一绝。35M之外的定位球一般是他起步的射程。
      测试的那天正好赶上公司内部五人制决赛(对抗程度很激烈),我早早的来到场地,因为入冬之后这里雨水比较多,所以场地外部虽然干了,里面还有积水。测试场地条件是比较糟糕的。简单跟z交代了下,他就开始换鞋。
      我:“这双鞋穿着还合脚吗?”
      z:“嗯,还行,鞋型还挺宽,不会太挤。适合我这样的小宽脚。”
      我:“。。那是因为我已经帮你草过几场了”
      z:“不错,想的还挺周到。不过这个鞋带设计的太坑爹了吧!调节宽度的这个设计根本就是xx好吗?”


      期间z热身的时候暴力撸了几脚重炮,但是没达到自己的理想效果,问他原因,他说了一句话“包裹感不够,没有平时那种pu发力脆”。
      “其次,鞋底太硬了点,不过鞋钉给力,这样的场地没打滑,脚下有根站得稳。脚弓推球精准度还可以,偏差不大,其他的,没有了”。


      z的总结:“鞋面偏软韧性不够,抽起来不是啪啪啪的,而是噗噗噗的;鞋钉不错,启动上要好于其他碎丁鞋,鞋型还是比较舒服,至少我穿很舒服;后跟内侧支撑不足,左脚磨脚。”


      “对了,这鞋多少钱?”
      我:“384吧,没记错的话。”
      z:“你是认真的吗?”
      我:“当然了。”
      z:“呵呵。”。
      我:“。。。”



      队友接力二:(正常场地,五人制夜场)
      姑且叫他老郭吧
      体重:80kg
      脚型:10cm
      身高:186cm
      位置:曾经前腰(受制于膝盖伤病,大场已经淡出,活跃在五人制中。)
      年龄:不详(其实是忘记了),反正是俩孩子的爹
      特点:左右脚均衡,小技术不错


      老郭爱好比较广泛,涉足游泳、篮球、足球多项领域,而且成绩都还不赖。最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大伤病也很多,膝盖大修过后,已经基本淡出大场,但是小场还是很积极的。穿AIM踢了一次小场,老郭的不良反映到没有那么严重,变向,启动,射门,传球都觉得很不错,就觉得这鞋贵了点,超过了他在商场打折购入的10R TF。所以让他觉得有点不值得。
      但是我跟他解释这鞋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进行一定的“定制”,老郭终于默默地接受了价格这个残酷的现实。
      跟他的10R对比起来,老郭的解释是各有千秋,这个大底出色,启动上明显要好于一般的TF大底,这可能出于他的技术特点,因为老郭个高腿长,脚底拉球有一手,所以这个大底给他带来的优点被他放大了;至于触感上他觉得二者半斤八两。不过他依然纠结于那个双排鞋带的设计,他觉得这个设计是挺新颖的,但是确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如果把鞋带放宽的那种程度,基本上已经不适合踢球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设计考虑到了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是加分的地方。重量上,因为老郭是老一辈的球星,对轻量球鞋不感冒,所以这一点基本上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可比性。
      最后得出的结论,适合五人制年纪略长的对球轻量球鞋不感冒的球星。不过价格是他们最终选购的羁绊。

      回复
      解剖分析


      红色部分是这次解剖的重点,大底结构和组成。侧面上方黄色区域内是透气孔,也几乎跟摆设一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原因是内衬本身采用了不透气的材质。下方标识处,有部分溢胶。
      脚趾内侧红色区域为主力磨擦区域,脚弓内是停球推射区域。 鞋带旁边标注的是双排鞋带的设计,这一点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而且让我无法接受的是:鞋带系统很复杂,我第一次拆开鞋带换到双排鞋孔的时候,废了半天劲儿,这个鞋带设计我的建议是,要么就简单的中间开,单一的单排设计,要么侧面开,但是取消双排设计,简化鞋带穿法。 回到我们着重讨论的磨擦条上,不同于茵宝采用的颗粒涂层,AIM采用了高频压花的方式。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不继续沿用颗粒涂层和植入真实磨擦条的方式呢? 第一:如果采用植入磨擦条的方式,上述区域就要留出裙边,但是在裙边密集的时候加上车线,就会让那个区域变得非常生硬,这样就失去了一款控制球鞋的意义;第二如果采用颗粒涂层的方式,在高频电流通过的时候颗粒会脱落。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能真正彻底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原因,是因为核心技术还不够有竞争力。这一点希望AIM的团队能再接再厉。
      解剖零部件图
      完全拆开的大底。大家可以看到AIM的是纵横交错的网格设计。如果是NIKE、ADIDAS的大底,他们会在网格的部分掏空,把EVA截断之后填充进去,这样的制作对EVA的要求和大底黏合的技艺要求较高,所以AIM在这里没有采用。
      究其原因是因为,AIM每双鞋都是根据定制需求来制作,如果采用这样的工艺,可能在制作成本上还要增加,所以在没有形成庞大的产业生态链的时候,网格设计只能是颇为无奈的选择。
      白色网格的材质为橡胶
      网格设计的隐患:如果长时间进行对抗激烈的运动,有塌陷风险。不过据透露,改进的AIM之后会采用跑鞋的MODE大底。
      大底截断之后的侧面
      下面来具体分析大底之上的三层结构。 贴合大底的是一层薄薄的橡胶垫,厚度在1mm.往上就是两层TEXON中底板厚度约为2-3mm。

      这里顺便提下TEXON中底板的一些特性特性:有很好的挺度、弯曲度、韧性、层间结合力、拉力以及防水性能,产品质量好,长期质量稳定。适用于各类男女皮鞋、运动鞋、旅游鞋、沙滩鞋、功能鞋,溜冰鞋,凉鞋,童鞋,女鞋之定型中底。广泛用于各类鞋,箱包,手袋、文具,玩具,皮具,家具等其它领域。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NIKE里格拉2上次在论坛中就出现了TEXON中底的影子,刺客8中低端也是用的TEXON中底,密室帖子里有图。而且TEXON中底采用的是70%可回收的塑料瓶来制作的,环保而且高效。现在包括NIKE的巨头都在广泛使用。AIM采用了两层TEXON中底外加一层发泡橡胶,再加上非EVA填充的网格布局大底,导致了重量上略有超出。
      后跟TPU(港宝)以及材质解剖详细图
      后跟包裹材质跟鞋面材质相同
      内里选用了尼龙材料
      外部的保护楔甲,是用胶水+双车线的方式固定在“港宝”上。
      双车线的痕迹很明显了

      这个部件“港宝”--内置后跟保护罩,相信大家不陌生了,在刺客8中也看到过。所以大家不必对AIM“另眼相看”,该有的都有。不会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损害”。
      鞋面的主要部分,具体部件一目了然。
      内里采用了尼龙布,这个结构同我们普通NIKE鞋子内衬基本保持一致;后跟部分没有做防滑处理,而是采用了一种不透气的pu材质。这一点异常不舒服;首先是防滑措施上这样的材质没有起到作用,其次如果是雨天下雨的话,雨水进入鞋仓会产生积水,降低球鞋和脚的贴合度。希望在二代的版本中,可以改进这一点。
      让我极度郁闷的后跟,黄色保护措施因为内部材质较硬,向内的弧度过于明显,不能很好的贴合脚跟之上的部位,关键是磨脚。
      后跟保护罩“港宝”上面是厚度约为0.5cm的海绵层

      鞋面整体也是三层压制,内里尼龙布,中层厚度越位1.5mm的海绵层,有一定的缓冲和保护脚面的功能,最外层是上面已经介绍过的材质南亚超纤。鞋面整体为双车线,有效保证了结实耐用。ps:拆鞋的时候割坏我两条美工刀片,AIM可以要给我报销啊。。。哈哈开玩笑。




      回复
      意见建议

      先总结一下AIM陷入尴尬境地的原因:
      1、有想做出好鞋子的诚意,但没有核心技术、专利技术;
      2、想要建立阿迪耐克那样的生态模式,却因为具体国情无法施展;
      3、国人从根本上的不认同,盈利模式局限性给技术发展造成羁绊。


      意见和建议:
      1、用朴实无华的外形来避免大家反感山寨的这一敏感神经
      2、达不到的技术可以用基本的优质的材料来弥补
      3、从模仿开始但是最终是做自己的产品(模仿不可避免,但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关于鞋楦
      鞋楦是用作一个鞋子基本定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在回复中看到有的人对鞋楦有质疑,关于鞋楦我事先也问过aim的人,据他们说也是请nike某款鞋子的原版开发者开发的,当然,我不确定是不是,不过在评测的过程中我个人也没有不舒适的情况出现。鞋型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在几场高强度的比赛中变形扭曲之类的。我个人感觉如果包脚、紧贴、 舒适,这一定就是好鞋楦,最起码是适合的鞋楦,所以不存在有人说的那种“非专业足球鞋鞋楦”的情况。
      5、关于磨脚
      磨脚的原因在上述解剖中分析过,后跟材质一定要改进,内衬和外面材质的缝合处一定要做到平整和柔软,内衬上可以使用防滑材质的绒布,增加磨擦系数。
      6、关于大底
      现有大底的隐患是网格有可能存在塌陷的风险,这个要改成现有EVA填充的方式,不过AIM设计团队表示下个版本会采用跑鞋的MODE大底。
      7、关于鞋带
      双排设计实际作用不大,而且鞋带在穿起来的时候很麻烦,建议简化为简单单排结构。这样还能减少鞋带对皮球的影响。
      8、关于透气性
      透气性差的弊病建议可以把鞋舌改为透气网的设计,因为在实战的过程中发现虽然鞋舌上有透气孔,但是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作为一个使用过市面上近乎所有球鞋的普通的消费者,笔者心底里对国货,不单纯是厌恶或喜爱,那是一种尊敬。这种尊敬当中,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惋惜、抱不平、或者是哀其不争的因素在。不过话又说回来止步不前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当然了,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认同,他们不一定是智者,但却一定具备着理性的思维,不会盲目崇拜,但也不会佩戴有色眼镜。所以我的观点是你可以不买,但是不能都没实战就踩,你可以吐槽,但不能不尊重国货。我们可以对断底断钉的NIKE Adidas宽容,笑嘻嘻的认栽,那为什么不能给国产一条活路?
      【End】






      回复
      【后记】
      仓促中测评必有不足,希望大家积极探讨,我相信懂球的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毕竟设计者一定首先要是球鞋的使用者。
      补发鞋垫细节
      鞋垫长度28cm,最宽的地方9.2cm。这次测试的鞋子是JP275,鞋垫超出5mm的原因是有一个向上卷曲的边,这样就导致多出了一些长度,如果按照净长度的话,尺码其实是ok的。
      前掌和后跟采用了大家常见的PORON缓震措施
      用力扣下去,没有出现PORON的材质脱落的情况,我真的很用力很用力的扣了是真的PORON减震材料
      鞋垫材质是织布+一次性成型EVA+PORON,中间密布透气孔,不过相比于其他鞋款的鞋垫,AIM的鞋垫在厚度上多了3mm。而且硬度上也偏硬一点。







      回复
      lv.6
      VIP
      期待大作
      回复
      占到第一页等大作

      回复
      lv.3
      希望这鞋能多改改,确实看着不好看
      回复
      lv.8
      总版
      要踩谁都知道踩,国产品牌不需要人踩了,给点意见和建议吧。
      给出建议和意见才是一个爱踢球爱装备的人该做的。
    • lilkoala版主这句话说得挺公道的.希望国产鞋能像小日本那样歇斯底里得去做.
      拉黑 10年前 电脑端回复
    • 回复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实时动态
    • 返回顶部